“村BA”后再现“村超”从”起步的超越

以上精彩瞬间都来自近期刷屏的贵州“村超”现场。几个月前,贵州“村BA”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在网络掀起“篮球火”,这次,轮到足球点燃全网激情,带来快乐!

先来简单了解下贵州“村超”。它的全称为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5月13日开幕,每周五、六、日比赛。网友参照“英超”“中超”等命名规则,称其为“村超”,也称之为“村FA”。

赛事以村(社区)为单位,采用小组循环及淘汰赛制。参赛的20支球队球员都是当地人,有卖鱼卖猪肉的、开挖掘机打零工的、当老师或公务员的,踢起球来,个个都拼劲十足,不愧是全村的希望!

比赛的奖品听着就香,每场比赛获胜队伍奖励两只猪脚,最终录取前4名予以相应价值的农特产品作为奖励。据说,奖品将包括本地小黄牛、本地猪、小香羊和本地鹅等,很有乡村特色。

联赛还把每周六定为“超级星期六乡村足球之夜”,每逢此日更是热闹,比赛间隙还有民族文化展演、趣味足球体验活动等轮番上演。

激情的比赛+精彩的表演,文体联袂,“村”意盎然,让人根本停不下来!上周六刚结束的“足球之夜”,就吸引了近5万名观众到场观看,不少球迷特意从外地赶来,体育解说员韩乔生也到场为比赛解说。

球员们在绿茵场奔跑拼杀,场外观众欢呼一阵高过一阵,男女老少咸集,瞧这场面,有没有世界杯的氛围感?

不能到达现场的观众,则从云端加入狂欢,在网上纷纷表达对“村超”的喜欢:“这才是纯粹的足球!”

唐宋时期,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爱踢球,清黄慎《蹴鞠图》就绘有宋太祖与宋太宗、宰相赵普以及大臣内侍蹴鞠的场面。

据1999年出版的《榕江县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县,也带来了足球——大学生在校园里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当地百姓在一旁好奇观望。“足球热”的星星之火就此保留下来,日后点燃了千家万户。

20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把一片被洪水冲毁的废弃农田铲平,拔掉杂草,砍下树枝做成球门,再用石灰粉画线,就用这个简易的足球场开启了最初的“村超”。

如今“村超”红遍网络,人人都知道榕江人民爱踢、会踢足球,不仅把榕江足球文化传播得更远,还利用足球搭台,展现了更多当地特色文化。

据榕江县文旅局局长介绍,“村超”中场表演里,有一项世界级非遗项目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则有11项,如苗族芦笙舞和演员身穿的百鸟衣。

随便一出手,就彰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不仅如此,榕江县还把“‘村超’+文旅”的周末旅游新路径整明白了。

“足球之夜”场内比赛吸引眼球,场外榕江西瓜、榕江卷粉、榕江烧烤等各种美食诱惑味蕾。游客周六看完比赛,周日还可以继续体验榕江的民风民味,去中国第一瘪城忠诚镇,体验民族特色餐饮;去三宝侗寨、小丹江苗寨,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

一个“小地方”,凭借一场全民狂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外交部发言人、中国驻外大使馆纷纷发推点赞“村超”,英格兰球星迈克尔·欧文也发视频为其打call。

贵州“村超”完全由当地人民创建、组织、参与,运动员踢得酣畅、村民看得开心、游客玩得尽兴、网友刷得过瘾。“共创人民足球,共赢健康人生,共享美好生活”是“村超”的品牌理念,它带来的不仅是足球的快乐,还有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活力,看到了足球的未来。

6月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大赛分为基层赛、大区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金秋十月,全国总冠军将在贵州省台江县决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