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合作英超凭什么?

英超联赛与「村超」达成战略合作引爆全网,也让榕江这一西南边陲小城再度破圈。

看似天壤地别的两个赛事之间的连接,背后其实有着多种契合、以及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同等价值观。透过这次合作,我们或许能够推测出「村超」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能进一步理解足球这项运动所承载的社会价值。

据贵州省体育局消息,北京时间9月2日,在2023年服贸会·多彩之夜活动上,「村超」管理中心与英超联赛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英超将与榕江「村超」进行内容方面的互动,助力「村超」的持续发展,并为其提供英超培训课程,促进足球在当地的发展;此外,双方还将考虑共同筹备贵州榕江村超与英格兰社区足球友谊赛。

虽然截至发稿双方并未透露更多合作细节,但通过以上信息我们也不难推测,「村超」势必会与英超学习后者丰富的商业化模式和赛事运营经验,并交流探讨各自所承担的公益价值与社会责任,以更好地回馈社会大众。

其实,村赛与国际赛事IP之间的合作早有了先例。一个多月前, NBA球星吉米·巴特勒在中国行期间特意去到台盘村打卡村BA,并在现场展示球技、与球迷交流,让台盘村再次出圈。

NBA携手村BA的故事还在畅想当中,但「村超」和英超则率先打响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放到几个月前,又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生长在西南边陲小镇榕江的大众赛事,能够与每年仅本土版权费就超500亿人民币的顶级赛事IP达成合作?

贵州「村超」,全称为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以车江三宝侗寨8个村代表队为基础,邀请各乡镇(街道)以村为单位组队参加,共有20支球队参赛。

「要想找工作不愁,就要学会踢足球」这句话最能诠释榕江人对足球的狂热。有数据统计显示,今年的「村超」赛事历时2个多月、98场比赛,共吸引了338.42万人次现场观赛,近5000万人在线观看。

作为一个乡村赛事,「村超」的火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广,但更重要的无疑是榕江本身浓厚且悠久的足球氛围。

榕江足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战时广西大学迁址榕江,也为当地带去了文化与体育活动。大学里每周的球类赛事,不仅开创了榕江足球赛的先例,更让足球成为榕江县城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传统项目。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足球在当地也从校园走向社会,得到了更多人的参与。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村民间的足球赛在榕江从未间断,乡村足球赛、周末足球赛等赛事经常举办。特别是在榕江车江三宝侗寨,所有行政村都有自己的足球队,足球运动在这里真正的做到了「全民参与」。

在脱贫摘帽的城市化进程中,体育活动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不仅承载了凝聚村民之间团结奋进的价值,还解决了大众对于工作之余的娱乐和交流的需求。作为一项能够全民参与、且有着深远历史积累的运动项目,足球成为当地人的首选也不足为奇。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熟悉英超的球迷,便能从这一发展中看到英国足球从社区中发源的影子。

英国的社区足球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足球是一种非常粗野和混乱的游戏,没有固定的规则和场地,参与者可以是任何人,甚至是整个村庄。这种游戏通常在重要的节日或者纪念日举行,比如复活节或者圣诞节。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和工作效率的巨大改变,踢足球成为了工人们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的一项颇受欢迎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俱乐部——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Sheffield FC)于1857年诞生。

工人阶级在城市里形成了一些社区俱乐部,在空闲时间进行友谊赛或者竞赛。这些俱乐部通常以工厂、学校、教堂或酒馆为依托,代表着不同的社区和阶层,英国的足球俱乐部就是在这样以社群为单位的地缘关系上发展起来的。

足球俱乐部也常被认为是社区的代表,社区成员通过支持代表自己社区的足球俱乐部来获得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每个俱乐部也是社区成员、社区形象的代表。

许多现如今征战英超的球队都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例如代表伯明翰市的阿斯顿区的阿斯顿维拉(Aston Villa,1874)、代表了伊斯灵顿市镇区工人阶级的阿森纳(Arsenal,1886)、代表曼切斯特铁路工人的曼联(Manchester United,1878)、代表了汉默史密斯市镇区的切尔西(Chelsea,1905)等。

这些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也都有着自己忠实的球迷群体。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构成了英国足球文化的精彩篇章。

回顾这两段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然「村超」和英超不论在地域还是体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他们都起源于社区足球文化——这一身份上的契合,在很大程度上也造就了此次振奋行业的合作。

二者在跨越百年的历史中拥有了相同的时代底色,造就了相似的文化积累,并产生类似的需求,这一切都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彼此间的理解与认可。

但正如前文所说,「村超」归根结底与英超在赛事规模、比赛水平、形式和目的上都有着天壤之别,那么通过此次合作,到底能够给双方带来什么呢?

「村超」的火热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伴随着讨论。让不少人试图将乡村球队的大众选手与职业球员进行关联,但一个共识是,「村超」现阶段在足球的技战术层面完全无法与职业足球相提并论,更不用提如何追赶上英超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仅从足球层面来说,英超作为欧洲最高品牌价值的联赛,其赛事筹办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无疑位于世界前列。此次合作对于英超来说,借助村超现有的热度和影响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延展性,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基于本土化运作更好地运营相关产品和服务。

而「村超」通过此次合作,则能够借助英超的全球影响力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进行双方多层次的合作交流。

正如英超联赛代表胡兆衡所说,「村超」的纯粹令人印象深刻,英超在赛事运营、品牌推广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期待双方能够持续加强合作,让参赛选手和观众都能够尽情享受足球这项运动。

同时,「村超」如何更为长久地维持自身形象和影响力,而非昙花一现,是当地政府和组织方需思考的下一步问题。

上文提到,英格兰的球队自诞生起就与社区息息相关,在商业化如此成功的同时,英超也有了充足的资金反哺着社区,承载着相当程度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来支持社区足球、草根足球的发展,促进教育、健康、公益等方面的共同进步。

自1998/99赛季以来,英超联赛已在慈善项目、更广泛的足球支持和公益事业上投资了约26亿英镑,近十年来更是持续增加,仅近三年的社区慈善计划预算就超过了1亿英镑。

「英超社区行动(Premier League Communities)」就是英超官方制定的一系列反馈社区的服务计划,而「足球与社区(Football & Community)」更是被直接列在了联赛官网的一级菜单栏中。

各项计划和基金都针对了不同年纪、不同身份的球迷甚至泛球迷人群,涉及了教育、健康、就业、社会包容、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能够全方位扶持和维护社区健康发展,帮助到社区成员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升这些活动的影响力,这些社区活动也邀请一些知名球星参加,通过他们自身的影响力,来带动整个社区活动,让球迷感受到英超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可以说,是社区成员与俱乐部共同承担起了社区发展的责任。球队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最终收获的是双赢的局面。

而对于「村超」这样一种典型的社区足球文化体现,它没有商业的利益和动机,但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公益与慈善意义,这正是其能够在另一方面与英超形成的契合。

近年来,榕江县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足球运动发展,比如增加足球运动场地、定期举办各类足球联赛、抓好校园足球发展等。榕江县长徐勃此前谈到未来如果扩大村超规模表示,「可能会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场地条件面临升级改造,基层教练、裁判数量不足等。榕江县正在通过建训练基地、办夏令营、设立村超公益基金等方式,推动足球人才培养,支持特色学校足球教育。」

这些都是英超在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过的问题。对于榕江来说,一套成熟且实用的方案,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发展中的试错成本。

从更广的层面来说,英超与榕江的本次合作,还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村超」的背书,国际化大IP的肯定让「村超」的持续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也会在提升关注度之余吸引更多的旅游资源。

而对于贵州省来说,「村超」与村BA的相继出圈,凭借体育+旅游、体育+美食以及体育+民族文化等概念,贵州文旅得到了整体关注,通过体育发展带动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繁荣。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杜涛也表示,希望这次「村超」与英超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能成为英国和贵州在足球和商贸领域合作的新起点,并不断拓展在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交流。

「村超」与英超的本次合作或许能给国际化的体育合作提供一份优质的范本,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商业化之外,体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或许同样重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